《数字人文》专栏
《数字人文》专栏

《唐语林》中对话网络的可视化和统计分析初探[1]

秦 颖 / 加州州立大学萨克拉门托分校人文与宗教研究系及历史系 摘 要:文章以《唐语林》中的“语”为研究对象,构建对话网络,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和统计分析。网络图呈现一系列以唐帝王为中心的“文本性时间聚集”,表明《唐语林》中“语”的主要关注对象是君主和少数重臣。节点度分析进一步聚焦了几位身处唐室兴衰转折点的帝王,特别是玄宗及其后的中晚唐君主。这与唐代轶事于安史之乱后开始崛兴的历史现象相契合。点击度分析则彰显了一个有着网络

从唐小说中的空间交互看都城长安的社会感知变迁

马昭仪 / 天津大学建筑学、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何 捷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通讯作者) 刘帅帅 /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摘 要:文章利用当代人文地理学在大数据研究中提出的“社会感知”(social sensing)概念,运用网络科学以及基础统计方法,对唐小说中人物移动的“起点—终点”(OD)信息进行分析,以揭示此类小说中都城长安的空间逻辑和社会结构。基于155篇长安小说中

西夏文字典《文海》的网络分析

张光伟 /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 要:社会网络分析已经成为数字人文领域重要的数据可视化与分析的方法,文章将西夏文字典《文海》转换为字典网络,构建了《文海》中的西夏字解释关系模型。西夏学专家使用人工分析方法在西夏字研究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西夏字数量众多、互相之间的解释关系复杂,难以形成完整而清晰的概念。基于西夏人编写的字典《文海》构建的字典网络模型,能够帮助现代人深入了解西夏字型的构造特点,探讨西夏字

从隐喻到模型 ——作为研究和批评路径的网络分析

陈 松 / 美国巴克内尔大学东亚研究系 赵 薇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网络分析的众多概念和工具都源自对社会现象的研究。20世纪上半叶,在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和社会学三个学科的合力下,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应运而生。193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Jacob L. Moreno)和詹宁斯(Helen Hall Jennings)率先使用社会关系图(sociogram)分

从用户心智模型出发的数字人文平台设计研究与实践

随着数字人文领域的技术研究及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如何围绕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平台服务体验已势在必行。文章基于用户心智构建理论及用户研究方法,探讨了数字人文通用场景下的用户心智模型及体验痛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人文用户体验设计原则。

佛教建筑数据研究与平台建设——buddhist.wiki数据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佛教建筑时空地图(buddhist.wiki)是一个面向科研系统、文物系统、宗教系统和大众信徒的信息共享平台。平台侧重于对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石窟、造像、遗址等)图文信息的搜集分析,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组织佛教建筑及文化的图文资料。

“天星散落如雪”:李隆基“唐隆政变”与英仙座γ流星雨

“唐隆政变”是唐代历史上知名的重大政治事件。《资治通鉴》记载政变当夜二更时分“天星散落如雪”,李隆基因此坚定决心发动政变并取得成功。然而上述记录不见于正史,且与《册府元龟》所记当夜“轩辕星落于紫微中”不同。

提示:本站使用最低限度cookies来确保基础功能实现。 View more
同意
拒绝